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化肥农药毁掉的土壤,触目惊心!
《中共中央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这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由此可以看出,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土壤污染的危害,了解保护土地的重要性。被化肥农药毁掉的土壤究竟有多么严重?请看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分析!
1、土地被污染了,危害有多大?
土壤污染不同于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土壤污染直接会使土壤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破坏土壤的正常功能,并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等过程,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残留农药在土壤中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一部分被分解,难于分解的农药成为植物残毒的可能性很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残留的农药,人类吃了还有残留农药的各种食品后,残留农药转移到人体内,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人体内不易分解,经过长期积累会引起内脏机能受损,使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造成慢性中毒,影响身体健康。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植物体内的重金属主要是通过根部从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的,土壤重金属被植物吸收以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放射性物质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后能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可造成内照射损伤,是受害者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使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遭受破坏或变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表示,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历史较短,土壤污染没有发达国家积累严重,全国土壤大部分的环境质量较好,90%以上农地适合耕种。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土壤局地局部污染严重,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约占2.6%,轻微污染约占11%,耕地中度和重度污染占2.9%,而且污染速度在加快。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直言:耕地在减少,需求在增加;土地在减产,粮食要增产。
我国土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触目惊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伟伦告诉记者,我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化肥用量占31%,每公顷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4倍,过量的化肥很快被水冲到地下,影响土壤的营养平衡。
而我国每年180万吨的农药用量,有效利用率不足30%,多种农药造成了土壤污染,甚至使病虫害的免疫能力增强。不断加剧的农药使用,对于环境、农地粮食和食品残留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长期的“带病生产”让土地出现了严重的“过劳”问题。“由于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有机肥减少,加重了土壤板结与污染,导致土壤质量有下降与退化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而土壤有机质下降,对重金属的固定作用就大幅度减少,土壤的PH值降低了,增加了土壤重金属的危害性。”魏复盛说。
“农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没有超过自然界生态系统可以自我完善和恢复的生态阈值,但是现代农业的污染已经不小于工业污染,占全部污染的47%,需要高度重视。”林伟伦说。
然而,近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追求粮食高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现状导致我国污染退化的土壤范围不断扩大,土壤质量恶化加剧。
根据2016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全国目前大约有2亿亩耕地在利用上存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其中有5000多万亩受到重金属等的中重度污染,有6400多万亩是位于25度以上的陡坡,有8400多万亩是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的范围内,这部分耕地都是需要经过重新修复,需要得到修养生息,才可能恢复到正常的农业生产当中。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蓝虹曾撰文表示,即使对污染土壤采取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复法,耕地修复所需资金总额也将高达6万亿元人民币。
2、错误施肥导致土壤问题加重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目前我国土壤肥料利用率仍处低位,不合理施肥情况严重,急需推行绿色有机施肥方式。
根据农业部门在各地累计采集1798万个土壤样品的化验情况,目前我国土壤肥料利用率仍处低位,不合理施肥情况严重。究其原因,农业部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新平认为,是施肥量的增加,比粮食增产速度更快。
陈新平:我们国家一年消费5000万吨化肥。在80年代,我们的肥料利用率在30%到35%,到2000年左右,这个数字只有28%左右,一方面是作物面积在增加,另一方面,是我们粮食增产的速度,赶不上施肥增产的速度,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
目前,我国耕地总面积18.26亿亩,人均不足1.4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左右。在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面积高达13亿亩,占耕地总面积70%以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与此同时,耕地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从整体上看,我国耕地质量主要存在基础地力后劲不足,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生态功能变差,土壤污染日趋加剧等问题。从区域来看,东北黑土区有机质大幅下降,南方和东部地区土壤酸化加剧,华北耕层变浅、贫瘠化趋势明显,西北次生盐渍化、沙化等问题不断恶化。
3、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土壤问题:
1.长期超量化肥、农药盲目投入、环境污染
2.土壤板结、养分失衡、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重金属污染等土壤健康问题日益突显;
3.地力下降,高产变中、低产,甚至绝产。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土地污染和退化已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我们国家土壤还处在超负荷的,我们现在占全球8%的耕地,现在在生产21%的粮食,52%的蔬菜,22%的水果,在支撑和养活我们19%的人口。
土壤方面我们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占2/3,一些土壤退化问题也相当严重,区域性土壤污染及土壤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土壤污染问题是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之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李干杰说,长期以来,人们提到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而对土壤环境保护则相对陌生。
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中国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这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和提倡发展有机和生物肥替代化肥的一个重要因素。
“民以食为天”,“土壤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兴国安邦、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人类消耗的80%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及大部分的纤维,都是直接来源于土壤。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土壤资源紧缺的国家而言,健康的土壤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土壤,善待土壤就等于善待自己的生命!